教学动态

倾心研师道,交流促发展——我校承办泉州市“十三五”第二期小学骨干教师(数学)培养对象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14 作者:数学组 发布者:数学组 阅读 : 3711

5月11日、5月13日,泉州“十三五”第二期骨干教师(数学)培养对象第二次集中研修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共开设两节研讨课、两场专题讲座及与会老师们精彩的评议课。


课堂教学展风采

吕勇飞老师执教《重复的奥妙》。在关键点的处理上,吕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搭建倒置性平台,关键项确立为表示规律的方法,有图形字母文字数字等。强化了表示方法,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林志杰老师执教《条形统计图》。本节课林老师大胆创设改编情境,让学生明白完成统计活动是要需要任务驱动的。以小组为单位亲身经历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学生充分体验数据收集的多种方法,在师生活动中共同构建条形统计,理解其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林老师以自己风趣幽默个人教学魅力营造轻松愉悦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不同生成引发全体学生思考达成共识,寓教于乐。


精彩讲座研师道

汤其鸣老师的讲座《数学教师基本功之观、评课》。汤老师阐述了小学课堂评价理念,认为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从教学流程入手,对观评课的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随后,结合具体课例对如何听评课及写评课稿提出实质性建议。鼓励教师们的思维要宽泛,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与会老师们对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廖淑玲老师的讲座《优化作业设计 培养学生素养》。廖老师对于作业设计提出了“作业内容精炼化”、“作业形式创新化”、“作业布置层次化”三点基本注意事项。强调作业设计应关注真实情境中的现实问题,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迁移理论有效促成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认知冲突、具体感知经概括表象、规则抽象来设计形成性作业,提升思维融合力。最后分享了个人及学校在优化作业设计方面的具体举措,为与会老师提供了宝贵意见。


研讨交流促提升

最后,两位执教老师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并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与会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大家看到了不同教师思想的激烈碰撞和个性鲜明的教学方式的百花齐放,犹如一场教学盛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之路是一条漫漫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知识的真理。教育需要交流来实现互相借鉴、共同发展,我校将会把每一次的对外接待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新契机,在交流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办学质量,真正发挥和彰显省级示范小学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