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构建“竞争—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这个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充满了竞争。我们的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更是竞争的主体,他们只有拥有了竞争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而生存;只有拥有竞争合作的心态,才能成为健康、自信、勤奋的一代;才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但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每个人很难“独闯天下”。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从现代意义上说,竞争和合作是一对综合体。因此,在小学阶段,构建一种“竞争-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一种“竞争-合作”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合作”心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合作”意识和能力健全的人格,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3.夸美纽斯激发儿童求知、求学欲望;叶澜教授的“班级建设新模式”等都强调了竞争机制和合作精神。
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9月-2000年12月)实验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01年1月-2001年12月)实验初步阶段
第三阶段:(2002年1月-2002年12月)中期实验阶段
第四阶段:(2003年1月-2003年6月)实验结束阶段
三、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性研究,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公平竞争,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形成一种“竞争-合作”的班级管理机制,运用新机制给学生主体发展及班级、学校、家庭教育带来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人格。
四、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一)培养竞争心理激发竞争意识
(二)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构建管理模式促进“竞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