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科学+馆校联动】当水火邂逅星辰,童心触碰宇宙奥秘
5月15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百多名师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秘之旅”。在科技馆与学校的联合策划下,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用双手触摸大气压的魔法,用双眼丈量宇宙的边界,在实验与探索中解锁自然世界的密码。 午后阳光正好,同学们在科技馆一楼集合。讲解员化身“科学引路人”,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隧道:从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与指南针,到现代航天器的精密构造;从实验室里烧杯的轻轻碰撞,到宇宙深空的星云旋涡……孩子们睁大眼睛,惊叹声此起彼伏。安全宣导环节,老师用“像爱护实验器材一样爱护自己”的俏皮话,让安全规则变得生动有趣。 在4F量子论剧场,一场关于空气的“魔法秀”正在上演! “为什么吹大的气球一松手就会飞走?”“蜡烛在水里为什么能‘复活’燃烧?”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老师化身“魔法师”,用气球、蜡烛和玻璃瓶变出奇迹: 实验一 气球“喷火龙” 点燃蜡烛,用漏斗罩住火焰,气球竟像被施了魔法般膨胀起舞!原来,空气受热膨胀时,大气压悄悄“推”着气球动了起来。 实验二 水底烛光 将点燃的蜡烛倒扣入水中,火焰非但未熄灭,反而在水面下跳起“火焰芭蕾”!孩子们恍然大悟:“是空气在瓶子里‘抱团取暖’,让蜡烛有了呼吸的空间!” 通过“热胀冷缩”与“大气压”的亲密对话,抽象的科学原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奇现象。 乘着“科学号”飞船,同学们直奔5F太空探索展厅,开启一场“宇宙级”冒险: 天文观测初体验 在互动星图前,孩子们用手指“捕捉”星座,学习古人如何用日晷计时,又怎样通过望远镜窥见土星的光环。 火箭升空大揭秘 站在1:1还原的火箭模型旁,老师用“空气推力”的比喻解释发射原理:“就像用力挤牙膏,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推’着它冲向太空!” 宇航员日常大挑战 戴上VR眼镜,孩子们瞬间“漂浮”在空间站:喝水要用吸管“钓”水珠,睡觉要把自己“粘”在墙上……“原来太空生活这么酷!”一位同学兴奋地说。 夕阳西下,孩子们带着满脑子的“为什么”和满手的实验记录单踏上归程。科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眼睛能看见的奇迹,双手能创造的未来。这场馆校合作的科学盛宴,正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据悉,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将与市科技馆进一步加强合作,组织学校教师与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构建科学教育资源体系,开发系列化馆校合作课程,推动“科技馆的科学课”品牌建设,让更多同学能在这一“无边界课堂”中受益,助力打造“研究引领、资源集成、实践赋能”的全链条科学教育平台体系,为区域科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