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数学组老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的理解,引领老师们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的实施。9月22日下午,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开展新课标研读活动。
首先,陈巧亮副校长结合期初视导工作反馈做了指导性的发言,要求老师们要加大新课标的学习,课堂上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要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为“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的实施助力。接着,数学教研组长廖淑玲老师就“新课标研读、跨学科主题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向老师们布置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任务。她指出: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数学教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新理念,老师们要抓住良好契机,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要求备课组除了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外,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选择一个主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采用主题式学习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做好方案设计、实施和成果展示。她强调要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和关联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把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实在每一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5G+专递课堂”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最后,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认真聆听并学习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培英老师的《小学数学量感及其培养研究》主题报告。曹老师从“三会”说起,新课标的主要修改,增加了“量感”,提出了“三会”“四基”“四能”,“ 从量与计量到量感”,“量感解读”,再到“量感培养策略”,全面而细致地解读培养孩子“量感”的重要性及策略,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对新课标的研读活动,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工作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强对新课标的研读,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助力“5G+专递课堂”的实施,充分发挥名校、名优教师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
撰稿:黄碧芬 编辑:杜子强
一审:李福安 二审:饶燕燕
终审:黄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