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七月,艳阳高照。我校五(2)欣欣向荣中队走进晋江,探寻世界遗产、体验闽南文化、感受红砖古厝,开启丰富多彩的暑假研学活动。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横贯闽南沿海的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因桥全长约五华里,安平桥又称“五里桥”,是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华表山南麓,是泉州22处世界遗产之一。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规划有闽南婚喜庆民俗馆、闽南古早味生产观光工厂、闽南百味游客自助餐厅、伴手礼展售区。同学们欢声笑语、共聚午餐。每人分发一本研学手册,跟着研学导师开启精彩的闽南民俗文化传承研学。随后大家来到闽南书屋,整面由闽南古眠床的床脚拼成的墙体,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紧接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闽南婚喜庆民俗文化馆,观赏把玩古香古色的五喜物件,身临其境领略到闽南人的“人生五喜”。 同学们又步入闽南古早味观光工厂,近距离观看古早味美食的手工制作技艺,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闽南人克勤克俭的精神品质。穿过一座闽南戏台,大家来到了侨乡手工面线的制作工坊。面线,闽南语也叫“面干”,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面食小吃。参观完作坊后,同学们齐坐教室,跟随导师亲手体验制作侨乡手工面线,亲自感受做面线的辛劳,了解面线制作的每一道工序,深刻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这里还有百年古井、盘根老树、“镇国将军”墓等丰富岁月遗存,惊艳时光。导师重点讲解了晋江梧林侨批馆。作为中国国际移民的文献遗存,侨批是“海外华侨与祖国乡土的两地书”。侨批馆是华侨华人在海外打拼事业有成以后回馈家乡的具体实践,也表现了华侨情系故土的家国情怀。同学们都收获满满,了解到了世界遗产在当时宋元时期的泉州起到的重要作用,侨乡泉州的爱国情怀,也在闽南民俗文化学习中感受到了传承的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将不负期望,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撰稿:蔡霜霜
近日,我校一(1)中队的孩子们走进“印记闽南”文化体验馆,开展了“感受遗韵魅力,传承非遗文化”系列研学活动。本次研学体验活动分为模仿表演和手工创作两个部分。活动中,孩子们学习认识泉州非遗文化,观赏模仿《火鼎公婆》,手工制作《妆糕人》。火鼎公婆一出场大家就哈哈大笑,滑稽的脸谱,笨拙的脚步,轻松的表演,明快的节奏,开朗的笑脸,以及时不时突然凑到孩子们跟前那张浓墨重彩又扭曲的脸。孩子们一会儿闪躲惊呼,一会儿仰头大乐,一会儿抿嘴偷笑,现场欢笑连连。更有趣的是后面的体验环节,一开始孩子们有点害羞。两轮以后,一个个踊跃上场,要求当“火鼎婆”“火鼎公”。那摇头晃脑的笨拙姿态,那风生水起小屁股扭扭,那稚嫩生涩的自我放飞笑倒一大片人。孩子们或许无法真正理解什么叫“国泰民安”,但在我们看来那一片嬉笑欢乐,也正是火鼎公婆长盛不衰的终极秘密。“妆糕人”作为闽南传统工艺,其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极具闽南特色的民间传统美术工艺的魅力,“妆糕人”传承人张明铁老先生,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妆糕人”的制作技艺。张明铁老先生为同学们讲授“妆糕人”的历史由来,展现了搓、捏、团、挑、揉、压、按、拔等娴熟手法,伴随着孩子们的惊呼声,冰墩墩,孙悟空、KITTY猫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妆糕人”形象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令大家叹为观止。在张老先生的演示解说下,同学们也尝试动手制作“妆糕人”,不少同学市第一次接触捏制“妆糕人”,表现得既紧张又激动。经老先生悉心指导,各种可爱的“妆糕人”造型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了,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兴奋与喜悦。近年来,泉州市在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方面开展了诸多实践与探索,这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还激发了“小小非遗传承人”们对故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动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撰稿:陈静文
7月16日,在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我校一(4)中队的孩子们走进鲤城区新门街泉府印象·三道行艺术馆,开启了“感受民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乐享研学之旅”的暑假研学实践活动。在老舍小剧场里,泉州古城的非遗传承人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泉州“闽南五色话”、“高甲丑”、“泉州南音”和“提线木偶”的精髓,现场掌声雷动,气氛活跃。孩子们还亲自上台体验操线“提线木偶”!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们纷纷感慨,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刻画技艺,老师细致地讲刻画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和详细步骤,孩子们听得认真,跃跃欲试。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次刻画体验活动是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题材,将22个世遗景点融入到刻画中。刻画的时候孩子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不要有杂念,这其实是一种培养注意力和耐心的艺术形式及传统技艺。与此同时,孩子们在练习刻画的实践过程中也认识了家乡泉州的“世遗景点”与刻画工艺,深深地理解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句话名副其实的历史底蕴。
本次暑期研学之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文化,用眼睛去见证古人的智慧结晶,用耳朵去聆听不朽的南音古乐,用双手去感受非遗传承的美妙奇迹,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走进非遗,加入到学习与传承的队伍中。撰稿:黄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