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传承的力量,一起向未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暑假研学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2-07-11 作者:纪燕秋 林志杰 发布者:网络中心 阅读 : 1456

零距离探秘“污水变形记”
——三(2)中队开展暑假主题研学活动

7月2日,学期一结束,我校三(2)中队的队员们便来到宝洲污水处理厂,开展“爱护环境珍惜水资源——走近污水处理”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中,郑厂长拨出宝贵时间,亲自为同学们制作了由浅入深的PPT,围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运行状况、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各构筑物和设备的工作原理,讲解通俗易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认真地做着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污水处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感。为了增加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郑厂长还带领大家“零距离”参观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看着黄到发黑冒泡、杂物掺杂其中的污水,经过格栅、泵池、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沉淀池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变得越来越干净清澈,同学们对水处理科学技术的探究兴趣被点燃,争当提问者,个个争当抢答者,现场既欢乐又烧脑。

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污水、纸巾、明矾、棉花、活性炭等实验材料,通过小组协作,在现场完成了纸巾净水、明矾净水、自制简易净水器等3个小实验,成就感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

在知识中玩耍,在体验中成长。好样的!

撰稿:纪燕秋


文化遗产 法治守护
——五(1)中队开展暑期海丝研学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一周年在即。为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助力泉州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7月9日暑期伊始,我校五(1)中队的同学们就迫不及待造访鲤城区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和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
位于崇福路东亚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鲤城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创新探索,让司法的力量直抵文化遗产保护一线。成立两年多以来,共审结涉文化遗产案件30多件,助力解决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难题积案,推动建立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相伴而设的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设有“共同财富”“神圣职责”“有法可依”“不辱使命”四个专题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影像资料和互动游戏等形式,深层次、多方位地展示我国及世界各地文化遗产和相关法律保护工作情况,是宣传泉州文化遗产、助力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重要窗口。
上午9点多,大家集合在集闽南红砖厝和石头厝两种建筑元素的小楼前。这座浓荫掩映的小楼,正是海丝法庭和展馆的所在地。小楼前,“海丝法帆”雕塑风帆正劲,各种字体的“法”篆刻其上,传递诉说着泉州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来重视。
走进展馆,对世遗泉州的历史文化稍作介绍后,讲解员小姐姐立刻考起了同学们:“大家知道泉州申遗项目的全称是什么吗?”小姐姐话音刚落,同学们自豪的回答已经此起彼伏:“‘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看来这个问题思考难不倒大家,那么谁知道我们福建还有哪些世界遗产?”“武夷山。”“土楼。”“厦门鼓浪屿。”“丹霞地貌”……在小姐姐耐心的引导下,大家对全省的文化省情更加了解了。
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具体有哪些,分布在哪里?世遗泉州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为保护文化遗产,多年来泉州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实施了哪些保护行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是怎么保护文化遗产的?海丝法庭设立以来,审判处理了哪些典型案件……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拿着展馆精心设计的知识答题卡,认真从讲解和展览内容中寻找答案。
在互动体验区,大家还纷纷学习朗诵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的宣传语——“海上丝绸路 相约刺桐城”“人人参与保护中华民族遗产,人人继承传统华夏文明文化”,并根据答题情况领取了精美的小奖品——海丝法庭主题明信片。
最后,大家还在海丝法庭模拟体验庭审现场,对泉州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今后使命有了深刻体会。
同学们表示,通过参观对作为家乡文化之璀璨兴盛,文化遗产之丰饶丰富更加了解、热爱和自豪。“泉州能获评世界遗产,跟一代又一代泉州人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是分不开的,今后我们要把使命和责任扛过来,继续延续下去,真正把泉州打造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撰稿:林志杰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