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分享线上教学成果,促进线下教学融合——综合组开展线上教学成果分享交流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30 作者:综合组 发布者:综合组 阅读 : 24900

在居家学习期间,综合组老师利用各自优势结合网络资源制作了许多优秀的微课、微视频作品,这些作品被运用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日前,综合组组织老师开展线上教学成果分享交流教学研讨活动。


巧用软件工具,丰富教学评价

英语组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复学后,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老师进行专项复习,实行定点突破;并通过当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知识点,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饶燕燕老师分享了六年级下册I want a hot dog, please. 本课围绕“在快餐店点餐”展开教学的,学习单词“hot dog,cola,soup,dollar,cent,cashier,enjoy,meal”“What do you want?/I want a hot dog, please. / How much is it?/It is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five cents.”重点句型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情景中掌握教学内容。饶老师在教学过程既能充分注重学生听、说、读、认能力的培养,又能注重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JPG

陈艺凤老师分享了六年级下册It will rain in Beijing.本课主要谈论的是有关城市将来的天气情况。因三年级的学习过表示天气的单词(sunny,windy,cloudy,rain,snow等)和表达天气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一般将来时的目标语句“It will ….”表达将来的天气情况并简单进行天气预报。陈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良好。

4.JPG

黄爱珠老师分享了六年级下册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掌握重点句型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We are going to eat at…,并且能够用be going to谈论计划和安排。黄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活动扎实有效。

5.JPG

谢冰冰老师分享了六年级下册I took some photos.在教学中依次呈现词汇:had、took、was、were 及主要语言:I had a very funny day.I took some photos.本课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学会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使学生能够自如的掌握一般过去式的基本形式。

6.JPG


用好平台资源,深化探究学习

科学组在研讨中全面细致地总结了线上教学效果,分析了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线上教学的不足以及复课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享了经验和对策。复学后主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点燃学生动手热情,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陈华珠副校长分享了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一课。本课突出“做中学”理念,整节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点亮更多小灯泡”展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立足学生居家学习实际,引导学生自备实验器材,在自制器材、观察比较中认识连接固定简单电路的装置,在动手操作、画电路图中理解闭合回路的内涵,在尝试连接、分析梳理中明确串并联的区别。通过微课学习掌握了电路的科学知识,明确了做实验以及在家用电安全,激发了学生探究电的科学现象,发展了学生科学素养。

7.JPG

王思业老师分享了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生活,疫情防控成为一场全民性的战“疫”,抗疫专家们不断告诫我们: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均衡营养,更重要的是要区分好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特别是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才能食用,而野生动物坚决不能食用,谨防病从口入。那到底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搭配呢?本微课是根据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录制。

8.JPG

吴锦云老师在此次教研中分享了疫情期间录制推送的其中一节微课《点亮小灯泡》,并针对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不充分、师生互动薄弱、学习合作探究没法实施等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分享了复学后科学课将注重实验,整理知识,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课时难点再集中突破,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9.JPG

 吴俊婉老师分享了四年级下册《面包发霉了》。本课的学习需要孩子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的关系。由于居家学习实验条件限制,吴老师选用家中容易找到的实验器材,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并且坚持每天记录,最终分析整理自己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现做中学、学中思,且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10.JPG

林凉凉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疫情期间制作的三节微课中的一课《电路出故障了》。她以分析造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有哪些及学做电路检测器并检测和完善电路为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微课中所需的实验材料均来自生活中方便获取的物品,让学生在停课期间也能主动参与实践。

黄厚瑄老师在教研课上专注专业地跟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交流《不一样的电路连接》,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将一节关于《电》的相关知识在微课上展示出来。此次是疫情期间线上微课推送的一节,黄老师能够充分抓紧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充分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家能轻松愉悦地学科学用科学。复学后黄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精心准备认真地与老师们分享交流自己的心得,让大家受益匪浅。

潘桂源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疫情期间制作的微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用了几个中常见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物体间的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


挖掘艺术资源,实现主动学习

美术组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线上教学的不足以及复课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材上的美术内容进行线下教学,确保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教学无缝衔接。

余剑婷老师分享了五年级下册《彩虹衣》 预学导案,导案中运用了视频、图片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运用微课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运用方法,探究廓型对服装造型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在服装设计制作中,方便学生居家学习。

施宝珍老师交流了微课《畅想章鱼》,介绍了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摸索出来的解决方法,分享微课制作的心得体会。

音乐组黄小珊老师和陈进老师分享了参加泉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微视频(美篇)比赛的参赛作品。黄小珊老师分享了她制做的《停课不停学口风琴吹起来》,该作品获得一等奖。她利用美篇文字和图片视频结合的方式,清晰讲解如何学习用口风琴吹奏作业,最后用云合奏、独奏等多样化的新颖方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学生的能力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美篇适时更新内容,该美篇的制作对于孩子们的居家学习起到很好的指导帮助作用。

陈进老师分享的微课《“看见”音乐——宅家莫负好时光》在泉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微视频(美篇)比赛获得二等奖。该作品从乐曲背景、旋律线条,力度强弱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线条小人作品《胡桃夹子》,给居家学习增添一分趣味。

线上学习模式成了教学的另一种模式,它也是今后教学补充的方向。美篇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拓展至课外,将教学时间延伸至课后的一种有效手段。


发挥微课优势,拓展学习空间

体育组老师线上教学的重点是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孔维克有时,推展学习空间。这次三位老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微课作品。

周穗平老师分享了“停课不停学”水平二的微课。让孩子们居家也能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协调性。

黄先文老师分享了五年级居家锻炼的任务及训练方法,根据本次疫情的影响,对于体育锻炼具有了局限性,虽说如此,但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过程,根据视频《核心训练专项训练》的动作及讲解,使同学能够有效的学习到核心训练的重难点及训练方法。

江璐老师分享了Tabata居家锻炼项目,跟随Tabata音乐,让孩子们在家就可以动起来,丰富锻炼模式,达到锻炼目的,让孩子们在家中也能愉快锻炼。

本次的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经验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机会,微课、制预学导案、美篇等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打开教学视野,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