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少年中国梦 研学促成长|一朵刺桐花一座光明城——我校四年二班举行暑期“海丝文化”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18-08-26 作者:四年段 发布者:四年段 阅读 : 25889

1535596717319572.jpg

1535596717779966.jpg
1535596717437738.jpg1535596717698228.jpg

一朵刺桐花一座光明城 我校四年二班2018年暑期“海丝文化”研学活动于8月19日下午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二十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听了海交馆志愿讲解员的讲解,对泉州的历史及海外交通史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参与寻宝游戏,并完成一份寻宝卷子,还在当场就当天学习的情况写了一篇总结。

此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对家乡泉州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对海丝文化的热爱之情,受到同学们与家长们的欢迎。

【附活动心得体会一篇】

一朵刺桐花 一座泉州城

——四(2)中队海丝文化研学之旅心得 

黄语铎

通过这次研学,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泉州不仅可以有“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称谓(尽管这个词是我们泉州的代名词),但是你不妨想一想,把这个词去延伸。就会发现好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二年级的时候我也来过一次海交馆。那时我还小,所以还不懂那么多的历史知识。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那就是锡兰王子和圣墓的关系。通过这次研学,我了解到这两个不是一回事。锡兰就是斯里兰卡的古称,锡兰王子在泉州修养定居后来在泉州去世,但圣墓,并不是锡兰王子的墓地。古时候,伊斯兰教有四位贤人在中国传教,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来到了泉州,后来去世后被葬在泉州“灵山”,为什么叫“灵山”呢?因为传闻有人看到这座山,晚上会发光,所以就叫做灵山。

还有一个关于泉州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泉州城有一个名字叫做“刺桐城”,宋元时期满城都是刺桐花,但是殊不知泉州还有一个名字叫“光之城”,这个名字是从哪来的呢?说来话长,在古时候,有一个希腊的皇帝来到泉州,到了夜里,泉州城家家户户挂起灯笼,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这在不发达的古代,是很令人震惊的。所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也被外国商人称为“光之城”

无论是海交馆、开元寺,还是清真寺,圣墓,或是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泉州人,我觉得很骄傲,泉州就是我心里盛开的那朵“刺桐花”,它永远在大海边深情绽放,无论潮涨潮落,与海风唱和,与帆影共舞。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