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少年中国梦 研学促成长|我校四年四班开展“古刺桐遗珍”小探险家寻宝之旅——暑假研学社会实践活动
![]() | |
![]() | ![]() |
![]() | ![]() |
![]() | ![]() |
8月5日上午,我校四年四班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感受古泉州的繁荣盛况和故事。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世界旅行家笔下富庶无比的国际大都会,是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大港,是各种宗教汇集的多元文化中心。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同学踏入第一个展厅“刺桐:古泉州的故事”。这个展厅用许多文物与现代化的场景,讲述的是10-14世纪的泉州,它的海洋商贸、海洋文化以及史迹遗址。展览共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航海与通商史迹、城市建设与陆上交通史迹和多元文化史迹。
同学们最先了解的是古泉州史迹的分布点,随后是一个缩略的泉州历史光轴,可谓是泉州的历史一眼便知啊。这里还有与中原纹饰相仿的唐代墓砖,它是泉州被汉文化深深影响的佐证。还有了鸟船模型,它是数百年后跨洋越海的鼎鼎在名的福船的雏形,是祖先的祖先们的船。
再向前走,是一个大大的有许多喜庆人物的“迎蕃货”场景的玻璃柜,它再现了古时远洋货物上岸时,人们欢庆、热闹非凡且兼具宣传货物功效的一场民俗。同时,这里还可以了解到中国第一座跨海平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它的“筏形基础”、“浮运造桥”、“养蛎固基”等建造技术都是人们生活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同一个空间中,以李硕卿“涨海声中万国”为原型的动画,是投影在一面长长的墙壁上来来回回的船舶景色,延伸到地面则是仿真的码头货物、石阶。
再进入另一个空间,是泉州各个地方窑口的陶瓷展示。同学们不禁感慨于古代泉州制造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贸易的发达还离不开航海技术、海神信仰等。之后的展示便是有关的内容,其中还有一个动画专门介绍古泉州市舶司的职能,浅显易懂,大家都很喜欢。
跟着讲解老师,同学们又进入了“宗教石刻馆”。这是一个专门介绍古泉州基督教、印度教的展厅。展厅里的众多石刻是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传教时遗留下来的,其中有墓碑、墓盖石、石雕像和各种教寺建筑构件等。
最后,听完讲解后,同学们人手一份寻宝“秘籍”,在博物馆内开始了通关寻宝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古泉州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激发了同学们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