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疫”心守护 温暖同行——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居家学习心理调适指南
在防疫抗疫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在保护好身体健康的同时,如何守护好心理的健康?为帮助同学们调整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更好地适应居家学习生活,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为同学们提供一份疫情之下的心理调适指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调整心态,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 当看到周围一些人变“阳”,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不良情绪,这是人们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当你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恐慌时,可以尝试以下练习,帮助平复不安的情绪。 面对疫情新形势,多家官方媒体的报道中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在减弱,感染后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型,99%的病人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由此可见,奥密克戎没有那么可怕,相信科学,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 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搭配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锻炼等。还可以做一些感兴趣或愉悦自己的事情,比如玩积木、看绘本、做手工、画画……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每个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居家期间可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老师、同学多沟通交流,加强情感沟通,获得支持的力量,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情谊,还能减轻恐慌感,减轻居家学习的孤独感,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疫情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身边亲友出现阳性,孩子们可能会惊慌失措。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需求比较复杂,情绪也复杂多变,家长们要保持理性与平和,及时回应孩子的疑问,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绘画),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帮助孩子制定日常作息表,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确保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接受科学应对疫情的权威指导,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如果有家长感觉焦虑、烦躁甚至恐惧等情绪比较严重,或一些躯体化反应已超出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告诉自己不要害怕,更不要忽视,可以主动、及时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寻求心理老师或心理热线的支持。 (一) 学校心理支持辅导热线 热线电话:林老师 15806044391 邮箱:342889566@qq.com 每日服务时段: 8:00-12:00、14:30-17:30 (二) 校外心理支持渠道 1.福建师范大学防疫心理支持热线 热线号码:0591-22860525 服务时段: 8:30-11:30,14:30-17:30, 18:00-21:00 2.泉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热线号码:22966856 服务时段:8:00-20:00 3.各县(市、区)学生心理服务热线情况 撰稿:林秋菊 编辑:杜子强 一审:李福安 二审:饶燕燕 终审:黄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