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聆听名师讲座 引领专业成长——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名师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1 发布者:网络中心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976

  为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准确把握和领会标准的内容,推动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持续优化提升,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相聚云端,参加主题为“聆听名师讲座 引领专业成长”的专题教研活动,观摩了特级教师张齐华的专题讲座及课例示范。 



  张齐华老师结合新课标,开展主题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转型》的专题讲座,为大家带来一场精神盛宴。张老师从“问题:80%学生80%时间在浅表学习”“假设:以共同体学习破解学习者困境”“行动:构建社会化学习实践研究范式”和“成效:促进学业学力和素养协同发展”等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引领的课堂转型,张老师带给老师们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启迪大家在践行新课标、探寻新课堂中不断砥砺前行。
  张齐华老师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简约大气、以学生为本,彰显出其教学的智慧,折射出其深刻的教学思想。观课后,老师们分组从不同角度对本节课进行评课。


01
第一组:侧重学习路径的实施

  张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个人-小组-班级的模式进行学习。通过作业单的引入,学生找出问题并提出质疑;接着在小组活动中发现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张老师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张老师的课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做到了“为学习而教”,这样的学习就是高效课堂的体现。

02
第二组:侧重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张老师的整个课堂就是思考、交流、质疑、修正、再思考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化学习模式下”,孩子们敢于提出问题,张老师善于捕捉课堂的生成,他挑选了有助于孩子们将数学知识“结构化”的问题,启发孩子们寻找用数对和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异同点,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得到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03
第三组:侧重对教材的解读

  张老师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教材,抓住教材当中相同的地方,并以此来设计学习单,引导学生感悟在平面图中确定位置的“三要素”,深度理解如何用“三要素”确定平面图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另外,他还点出了教材之间的不同点,启发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对“基准方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此次小学数学名师专题教研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育人要有新理念,教学要有新方法,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将继续深钻细研,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树立新思维,践行新教法,力争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撰稿:杨伊雯  编辑:杜子强

一审:李福安 廖淑玲  二审:饶燕燕

终审:黄加贤


Hello,小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