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传承的力量,一起向未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暑假研学活动(五)
传承勤劳好家风,争做劳动小能手
热情的七月,我校六(3)中队的队员们精神抖擞,活力四射,来到惠安县的花田小镇开展以“传承勤劳好家风 争做劳动小能手”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
队员们走向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走进绿色的田间,感受劳动的汗水在泥土间生根发芽。在花田小镇中的“原野莫吉托”“花海梦亭”里,大家通过双手的触碰和双脚的丈量,感受大自然的质朴和魅力;在“虫鸣剧场”和“萌宠乐园”中,看见了存在于课本之外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将这些灵动梦幻的画面拍照记录下来,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缤纷多彩。美丽的环境需要靠我们共同维护,队员们积极地表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要树立环保意识,从“扫一室”开始,保持家中的卫生整洁,学习科学地进行垃圾分类,进而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环保小标兵。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来到“丰茂工坊”、“拾趣乐园”和“耕耘农场”。在这里,大家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农具,然后分工合作,摘菜、洗菜、切菜、包饺子……亲自动手制作了各种美食,品尝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美味佳肴,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劳动的意义。他们纷纷表示:回到家后,依然要保持劳动的好习惯,通过做家务来提高自理能力,会的事情独立完成,不会的事情继续学习,用劳动编织美好生活。
世界因劳动而美丽,生活因劳动而精彩。队员们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劳动实践能力,懂得勤劳的生活要靠双手来创造,激发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撰稿:吕佩红
撰稿:许美清
撰稿:黄越靖
七月,骄阳似火。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体验家乡“非遗”文化,培养实践能力,我校三(1)中队“雏鹰假日小队”开展了探寻清源山老君岩,体验“非遗” 纸织画技艺的研学活动。
7月10日一早,同学们带着欢声笑语来到泉州清源山,在清源山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老君岩,用眼领略清源山的美,探寻老子文化的深厚积淀。
老君岩造像为天然巨石雕刻,世所罕见,坐北朝南,蔚然端坐,背屏清源,面对古城,空山幽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民间有句俗语:“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农本思想的束缚,客观上促进了泉州对商业行为和海洋贸易的接纳。同学们了解了老君岩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老君造像前留下了宝贵的合影。
随后,同学们一步一脚印向上攀登,前往欧阳书院体验非遗“纸织画”技艺。太阳在上,小路在下,汗水很快湿透了后背,但同学们互相鼓励,大家坚持走到目的地。虽然过程苦,但同学们感到非常愉快,因为不仅亲身领略到清源山的美丽风光,更培养了自己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来到欧阳书院,这里的老师为同学们现场讲解什么是纸织画,并详细讲解纸织画的制作过程,让同学们“沉浸式”地感受和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幅纸织画作品,老师从最基本的方法传授课程的每一个步骤,耐心示范,并及时为孩子们纠正辅导!
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一起探讨、研究,优先完成的同学主动帮助还没有完成的同学,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陪同参加研学的家长,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一番艺术生活,协助孩子完成作品,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不仅自己得到放松,更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最后,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纸织画作品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完成,同学们手捧着自己制作的纸织画露出自豪的笑容。
领略清源山的秀丽风光,探寻老君岩的历史文化,同学们陶醉于纸织画独特的魅力中。此次体验感满满的研学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深入了解、探寻家乡“非遗”文化的热情,积极为“非遗”文化“打call”!
撰稿:倪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