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双减”政策抓落实,常态教研促发展(之四)

发布时间:2021-11-27 作者:金向荣 纪燕秋 黄小珊 吴锦云 发布者:网络中心 阅读 : 7809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减负减压。我校各学科组认真组织老师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语文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语文组开展统编教材“语文园地”教学策略专题研究。

活动中,杨志文老师执教了研讨课《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他从绕口令的特点出发,精心组织教学,讲解什么是绕口令,指导观看视频、表演绕口令,和自主感悟读、加动作读、打节奏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对绕口令产生浓厚的兴趣。课末,杨老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几首绕口令,把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此一来,教学上的精讲精练,“减量增效”,让学生在课内学得好、学得足。

数学组

为了探索“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组着重研讨了纪燕秋老师执教的研讨课《认识小数》。

教学中,纪老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联系旧知,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一节枯燥的概念课上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

整节课积极落实“双减”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不断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各种瓶颈问题,实现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双提升。

综合组

11月26日,综合组老师齐聚操场,研讨江璐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体育课(水平一)《跳单、双圈》和黄爱珠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Module7 Unit2 It’s a yellow cat。

江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敏捷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英语组黄爱珠老师执教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一年级上册Module7 Unit2 It’s  a  yellow cat。黄老师巧妙融合Module7 Unit1重难点,以旧带新,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探索新课的学习,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落地高效英语课堂,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科学组

为积极推进省基地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深化课堂学习评价实践行动探索研讨,11月26日,我校开展福建省基地校课题“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课堂学习评价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活动邀请泉州市教科所小学科学教研员叶晋昆老师参加指导。

科学组教研组长吴锦云老师执教《运动的小车》一课。吴老师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亲历大胆猜测、制定计划、收集证据、信息处理、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探究过程,最后对照不同层次评价标准,以希沃助手移动课堂拍照功能展示课堂学习评价单,学生分享自评成功与不足的认识,学会自我反思评价、学会接纳他人意见。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陈华珠老师带来的是《设计制作小车(一)》一课。陈老师直奔主题任务,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出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制作加工、测试评估。最后,学生利用课堂学习评价单表进行自评、互评,在表达反思、互动交流评价中发现自己设计方案能力的不足及明确改进的方法与建议。
最后,与会人员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研讨。教研员叶晋昆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课例设计新颖、独具风采,能依托课堂学习评价单、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突出科学课堂主动探究、证据意识、反思评价的具体操作与落实,对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给予个性化诊断与指导,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单导学、导教与导测的功能,确实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搭建脚手架等策略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何君虹校长首先感谢叶老师对省基地校(小学科学)工作的大力支持,对两节研讨课精准到位的权威性指导。接着,她肯定两位老师能够把握学情,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勉励科学组团队要严格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实效” 要求,进一步实践研讨打磨,更好地呈现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成果,以更丰实的研究成效推动省基地校工作走向深入,促进课堂学习评价改革落地开花结果。

半个学期以来,我校认真组织学习,重点解读“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坚持提质减负,打造高效课堂,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设计作业分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