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双减”政策抓落实,常态教研促发展(之一)

发布时间:2021-11-06 作者:语文组 数学组 综合组 发布者:网络中心 阅读 : 2244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减负减压。我校各学科组认真组织老师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11月3日,语文组研讨了杨琨虹老师执教的《麻雀》。

教学中,杨老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再引导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从看、听、想三个角度展现,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扎实,学生从 “学课文”走向“学语文”。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魅力”的作业:阅读屠格列夫《猎人笔记》其他文章,用“思维导图”画出《猎人笔记》其他喜欢的文章思路。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迁移能力,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落实“双减”文件精神,彰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在双减意见的指导下,数学教师更关注教学方式的优化,改变零散、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提高学习力,提升核心素养。杜程辉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一)》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杜老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主动地把认知对象与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结,让学生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分数。借助“画一画”、“拿铅笔”等活动帮助学生从相对量的角度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逐步形成联系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结构化思维,学会深度思考,让分数的学习过程更具有生长性。

综合组从学生身心健康入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营造温暖的氛围,接地气地落实“双减”,分别组织研讨了林秋菊老师的心理健康课和刘玉如老师的艺术课。

林老师的主题是《学会赞扬别人》,旨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暖身活动、发言讨论、静心思考等多种形式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与感悟,教会学生赞扬别人的正确方式,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刘玉如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音乐课《音阶歌》,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轻送而又愉快地完成了七个音符的学习,熟悉了基本音的唱名,并在学习了音符的基础上让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音阶歌》。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上,老师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提质增效,让学生一步步从熟悉音乐到能完整地唱出整首歌曲。

半个学期以来,我校认真组织学习,重点解读“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坚持提质减负,打造高效课堂,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设计作业分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