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聚焦“双减”政策,落实增效提质

发布时间:2021-09-08 作者:语文组 数学组 综合组 发布者:语文组 数学组 综合组 阅读 : 113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9月1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回应社会的关切,聚焦“双减”政策,召开专题工作会。

杜耿星副校长以“教师‘双减’应该怎么做”为主题,深入解读“双减”政策,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教师和学生双向视角,传达本学期的落实“双减”,特别是作业管理的具体计划和要求。接着,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讨论新学期如何积极落实“双减”中的作业政策、切实为学生减负。


(一)

为落实“双减”政策,明晰语文教学方向,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

会议主要围绕“双减”之下,如何做到既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又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识到,为了让“双减”落地,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立足课堂,灵活运用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优化作业设计,实行总量审核监管,加强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做到减负不减质。



(二)

数学教研组认真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双减”政策原文,共同研讨如何切实为学生减负。

教研组长廖淑玲老师提出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双减”减什么,怎么减?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几个问题引发了大家深入的思考。

经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落实“双减”,应该“严格作业设计、严控作业总量、严把作业难度、严肃作业批改、严谨作业反馈”,从对作业“量”的关注,转到对作业“质”的研究。



(三)

综合组老师开展研讨活动,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认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各学科组应该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体育组认为要立足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5小时以上,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美术组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意味着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信息技术组提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推送个性化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组认为要以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第18届科技创新大赛、市电子百拼比赛,开展校园第24届校园科技节活动为契机,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空间。

英语组提出以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校园英语节,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音乐组认为应继续开展“班班有歌声”、 弦乐独奏、“小小指挥家”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天地里自由奔跑。



(四)

在校本教研会上,语文教研组组长黄敏泉老师和数学教研组组长汤其鸣老师分别围绕落实“双减”政策,从优化作业、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交流了不同的做法。

黄敏泉老师:根据年段特点和教材要求设计了常规类作业和拓展类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严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将听、说、读、写与做、玩、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形式多样化。

汤其鸣老师: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倡分层作业,力求更有针对性,提升课堂效率,每节课尽量安排30分钟教学、10分钟课堂练习,以保障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最后,何君虹校长强调,各教研组要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文件的要求,立足学科特点,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究,规范教学行为,支持教学创新,鼓励因材施教,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