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雏鹰假日行动|寻闽南文化 品泉州美食——我校一年二班开展研学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据了解,泉州市已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是一座布满非遗文化的城市。作为城市的主人,孩子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怀着一颗热切的心,7月31日上午,一年二班的小朋友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泉府印象”享用了一场非遗盛宴。
香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孩子们首先观看了香文化表演,个个聚精会神,紧接着全身心体验了一轮闻香体验,培养孩子们知其香,养其德,学习古人静心的品德。随着掌声响起,我们迎来了另一个节目提线木偶“小沙弥下山”。节目中,木偶大师把“小沙弥”表现得淋漓尽致,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表演后,孩子们还上台与木偶大师互动,体验提线木偶的乐趣所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一场音乐盛宴由此揭开。南音是从中原传到闽南,中原音乐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碰撞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孩子们仔细聆听南音,感受南音的熏陶,体验泉州古城的魅力。最后,孩子们观看茶道表演。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感受闽南茶文化精髓。孩子们很好奇,抢着一品茶之味,喝得不亦乐乎。
动静两相宜,看完一系列表演,开始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了。首先来到集邮展示区,分发给孩子们信封和邮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构思贴上邮票,奇形怪状,各有千秋。接下来就是考验大家的耐心和细心的手工活——珠绣,大家都觉得简单,当拿起针线的那一刻,发现其实太不容易了,女生略胜一筹。走着走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不足五十米的老街,承载着许多闽南传统技艺,有永春香铺、温陵雕术、安溪茶铺、德化陶瓷、吕氏刻画、木偶工坊、永春纸织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孩子们带着探索的心理,不时发出提问,气氛非常热烈。来到了最后一个看戏环节——布袋戏,泉州的布袋戏剧目丰富,观看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为了有更深的体验,孩子们亲自上阵,有的旁白,有的操控布偶,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传统剧目表演得活灵活现的。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餐时间。午餐自然也离不开闽南特色佳肴——润饼菜。润饼菜也称思乡菜,润饼皮是圆形的,象征一家团团圆圆;其皮红馅的特征,也称“金包银”,被赋予“包金包银”的招财寓意,深受泉州人喜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爱的食材,迫不及待地包着,吃得得意忘形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有意义的研学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他们认识了泉州,学习了闽南文化,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