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少年中国梦 研学促成长|“探寻闽南在地文化 做继承和发扬的接班人”——我校三年一班寻访古城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发布时间:2018-08-27 作者:三年段 发布者:三年段 阅读 : 12654

1535597178727471.jpg

1535597179261265.jpg
1535597180799845.jpg1535597178530875.jpg
1535597179602111.jpg1535597180890919.jpg
1535597179671109.jpg1535597179878587.jpg
1535597179364467.jpg1535597179566375.jpg
1535597180447087.jpg1535597180316360.jpg
1535597180910609.jpg1535597180598070.jpg

踩着古老的石板路,触碰来自清朝的“胭脂砖”,在红砖白石拼接而成的古厝里,三年一班“寻访古城”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开始啦!

第一篇:祖师巷里藏祖师宫

祖师宫位于鲤城后城街通往八卦沟边,原名“厚诚祖师公宫”,现今宫口门额上还书有“厚诚祖师公”五字,祖师巷因此得名。

来到祖师宫,古城讲解员----也是我们班的家长提到了每年八月十五有“听香”的民俗,同学们都对“听香”很好奇,怎么听?

看,小队员们都竖起耳朵在认真地听古城讲解员讲解。在听完介绍后对泉州独特的风俗习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原来这座不起眼的小桥竟然是“祖师桥”啊!

后城保存了较多古民居,如杨宅、黄宅等。这些古民居大多是翘脊屋顶红砖厝,有的附带护厝,有的还修建了天井、回廊与后花园,错落有致,古香古色。巷内还有近现代的中式别墅和小洋楼,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如济阳别墅等。

后城,一条虽然古老却令人去了还想再去的小街巷。

第二篇:姓氏起源

闽南的“衍派”与“传芳”

衍派:姓氏的源流

闽南历史源远流长,上下越千年。闽南地区的开发,与历史上中原和北方居民大量南迁紧密相关。比如“陇西”、“太原”、“济阳”……这些中原的地名,说明如今闽南主体居民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

传芳:铭记的历史

据了解,传芳指姓氏中某个典型人物的德操、风范,或其足以垂范于后世的行为准则及赫赫声望。

行走在闽南的土地上,无论在宁静的乡村或繁华的市镇,无论是绮丽堂皇的民居楼房,亦或庄严肃穆的家族祠堂,门楣的匾额上,随处可见镶刻着这些深刻的大字:“翁山衍派”、“清河衍派”、“陇西衍派”、“六桂传芳”、“九牧传芳”等等。这些作为姓氏郡望或堂号标志的字眼,铭记着祖脉的渊源,讲述祖先繁衍生息的故事。

门楣上的“衍派”说明如今闽南主体居民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

“衍派”与“传芳”是炎黄子孙对共同先祖的认同,对故乡的归属感,不论身居何处,都不能忘记姓氏、宗族和先祖的教诲。

说到姓氏同学们兴奋地围着讲解员问起自己的姓氏是何起源,讲解员一一为小队员们讲解:

吴--延庆衍派---让德传芳-延陵衍派(起源吴延陵季子);

陈--颖川衍派---颖水传芳-飞钱传芳;

蓝--凤仰中山

郑--荥阳衍派-荥水衍派

第三篇:福建四大民居建筑之一 :闽南古厝

闽南话把房子叫厝。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特色的形象表述。

出砖入石是闽南红砖区建筑中一种十分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和红砖交垒叠砌,因其外观而得名。

燕尾脊是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为二,像燕子的尾巴一样。

第四篇:历史悠久的府文庙

每座古城都会有一座文庙,泉州的这一座,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独特、底蕴之丰厚,在全国上千文庙中,实属罕见。

露庭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那我们算不算孔子的弟子?”同学们发问到。

泉州府文庙的建筑色彩艳丽张扬,雕栏画栋,满是泥塑、瓷雕、彩绘装饰的飞禽走兽、农耕狩猎、草木花卉……屋脊装饰繁缛,顶饰形象丰富。

作为猴年春晚东部分会场场地,府文庙在全国观众面前尽展雍容大气,吸引八方游客前往,如今已成了泉州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走进府文庙,大成门的中门两边有一对青石花鼓,左右石柱上现保留有抗战时的标语。

大成门内的泮池为半月形,中间纵贯一座石桥,筑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桥上两旁栏柱雕石象,象征太平景象。桥板七十二条,隐喻孔子的弟子有七十二贤人。

大成殿内孔子的站立雕像。正厅上方梁上悬挂有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牌匾。

文庄蔡公祠。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祀明理学家蔡清。

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的泮宫门,历经百年风雨沧桑,门楼渐危、今已颓没,唯复建于民国时期的泮宫门楼屋顶得已保存至今。

西临中山中路的泮宫门楼,亦称圣贤门。这时古城讲解员抛出了一个问题:有谁知道吴鲁吗?(传说吴鲁是个书法家, 因此殿试皇帝看了他除了文章好,还写的一手好字,赐他状元及第)讲解员用吴鲁故事勉励同学们要写好字 。

第五篇:静卧鲤城的金鱼巷

金鱼巷为什么叫金鱼巷?是有很多金鱼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了金鱼巷。

金鱼巷是古城中一条普通的小巷。巷程不长不短,巷路不宽不窄,巷名不闻达亦不生僻。

红砖厝、燕尾脊、红灯笼,故居有着亲切的乡土气息

故居主体、院子、双护厝、三间张现在基本保留了原样

丰富多彩的雏鹰小队活动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大家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总而言之,这次成功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感谢古城讲解员---也是我们班的家长以及其他家长们还有学校对我们活动的大力支持!在以后的假期中,我们要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来,继承和发扬闽南传统文化 ,让更多的同学享受到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验!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